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3-24 点击数: 

  洁净煤“碳”索(十四)——“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将于召开。会议以“探索典型燃煤行业降碳新路径,开拓质量基础引领达峰新方向”为主题,搭建交流平台,探讨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新技术,交流科研难题和痛点,推动关键技术突破,现诚邀各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参加。

  报到地点:武汉楚河汉街东湖莱斯丽呈华廷酒店(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259号)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1)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2)

  是面向国内外能源科学领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集综合性、前沿性、战略性于一体的高端交流与对接平台。“揽胜摘星”秉承“砥砺互悉,洞见核心;耦合精配,筑基合作;协创共践,铸就突破”的宗旨,汇聚行业内外顶尖智慧,通过高层次的思想交锋与深度的头脑风暴,共同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力量,挖掘领域前沿技术和商业潜力,为创新项目提供全方位展示和资本对接机遇,加速项目孵化与培育,进而促进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揽胜摘星(一)——燃煤CCUS”关注燃煤CCUS创新及应用,寻找创新想法及无限可能,打造我国燃煤CCUS的创新闭环落地。

  活动形式:项目展示和案例分析(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深度洽谈(线下闭门会议)-供需对接(线下闭门会议)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3)

  张贤,博士,研究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和低碳技术发展领域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致力于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主笔的系列咨询报告被中办国办采用,多篇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作为国别代表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创新使命等多个部长级合作机制。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40余项。

  碳管理技术涵盖二氧化碳捕集封存(CCS)、捕集利用(CCU)与移除(CDR)技术,逐渐成为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支撑。当前,碳管理技术正逐步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但仍面临部署规模不足、成本高昂、商业模式不成熟及可持续效益等多重挑战。未来,亟需统筹规划碳管理技术发展,将其纳入碳中和战略体系,推动技术发展及新场景应用,构建国际化商业模式,以提升我国碳管理技术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4)

  张亮,博士/副研究员,现任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副书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城市绿色与智慧研究室副室主任。长期从事企业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烟道排放和无组织排放计量装置研制和精密测量方法研究;建立了我国烟道流量量值溯源体系,相关计量装置测量能力达到世界前二;主持或参与科技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及司局级奖项5项,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主导或参与国家计量规范16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5项。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产生了许多“双碳”领域新的计量需求与挑战。不同尺度区域碳排放量是众多需求中的核心,针对碳计量需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十几年的计量研究和示范工作,目前建立了不同尺度区域,如企业、工业园区、重点区域、区县、城市等尺度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精准计量技术,支撑我国碳排放清单、碳交易市场和碳关税数据质量。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5)

  彭勃,教授,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CUS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环境学会CCUS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碳中和委员会委员,国家碳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ISO(CCS/TC265)量化与核查主席工作组组长、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能源署(IEA)、碳领导人论坛(CSLF)、世行、亚行等国际组织CCUS专家。长期从事CCUS、纳米石油、清洁能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政策与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承担/参加多项国家和国际CCUS重大和重点项目、获得多项国际合作奖和国家、省部奖励,牵头发布和制定CCS量化与核查国际和国家标准,参与国家、部委和OGCI和IEA等国际组织CCUS路线图和评估报告。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碳中和技术的重要组成,具有减排规模大的优势,同时也具有技术单元多、技术链条长等特点。CCU的商业化是CCUS发展并长期运行的基础,碳市场是其中重要的支撑。本报告结合国际国内CCUS实例,介绍国际国内对CCUS商业化的需求、碳量化是CCUS商业化基础、量化核查标准是各利益相关方量化工作共同要求。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6)

  李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研究员。全国能源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委员、SAC/TC20/SC3能源管理与节能评估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委员、SAC/TC207/SC1环境管理体系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一直从事节能环保低碳、社会责任及可持续管理标准化与合格评定及认可管理工作,是我国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建立和推动者,在相关认证认可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双碳”目标,即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合格评定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通行的管理手段,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报告概述了合格评定与认可的概念和作用,简要阐述了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和活动中,认可对参与温室气体审定核查的机构进行规范,以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7)

  刘练波,现任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温室气体减排与清洁燃料技术部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发改委“揭榜挂帅”项目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实现了技术成果向发达国家的技术出口并落地实施。为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及国内外推广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发表论文40余篇,获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牵头国际、国家标准4项;获中国专利金奖、日内瓦国际专利金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得中国电力杰出贡献奖、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等荣誉称号。

  中国华能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工程示范相结合,推动了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报告介绍了华能在CCUS方面的创新成果,特别是一些典型示范项目及国际合作的情况。华能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与成本,提升了CCUS技术的经济性与可行性,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8)

  赵海波,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洪堡学者、国际燃烧学会会士。长期从事化石能源低碳燃烧和高值化利用(化学链燃烧)、燃烧合成功能纳米颗粒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国际期刊论文300余篇,出版第一作者专著3部、授权中美发明专利30余项,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国际燃烧学会杰出论文奖、国际化学链会议最佳论文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化学链燃烧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源头富集CO 2的新型燃烧方式,是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利用、零碳能源负碳利用最有前景的技术路径之一。本报告介绍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化学链燃烧技术,及其在化石能源发电/供热、有机固废处置/高值利用方面的中试研究结果,并对化学链燃烧的技术熟化和工业应用进行了展望。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9)

  王盛卫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智慧能源研究院院长。他于1993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2005年升任教授,2008年升任讲座教授。王教授的研究领域为能源和智慧建筑技术,包括建筑、数据中心及高科技洁净室空调系统节能优化及优化控制,建筑及数据中心电力柔性、基于AI和IoT的智慧建筑技术等。2016年入列世界“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前150位高被引学者;在2021年全球首科学家排行榜中名列“建筑与建造”领域第20位。主持香港研发局重大计画(CRF)1项、优配基金(GRF)19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基金等50余项。领导和承担了香港众多商业及工业建筑节能项目(包括环球贸易广场),实现节能15%~42%。入选为美国ASHRAE会士,国际建筑性能模拟协会会士,英国皇家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协会会士,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士。

  建筑、数据中心及高科技洁净室的高效节能及电力柔性,可有效降低全球能源需求及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消纳,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本报告将介绍大型复杂新建和既有建筑的系统优化、优化改造及实时节能优化控制和柔性调节技术,数据中心的系统节能优化、控制及柔性调节技术,高科技洁净室空调系统节能优化及控制技术,特别是相关技术的工程应用案例及成效。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10)

  张立麒,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主要从事燃煤污染物生成与防治、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利用、废弃物高效清洁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两度担任科技部煤炭专项CCUS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固体吸附材料捕集CO 2技术具有理论能耗低、烟气适应性强、无腐蚀、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极具商业化应用潜力。报告主要介绍研发团队在固体吸附材料捕集CO 2的活性和稳定性调控机理、吸附材料的规模化制备与反应器设计与耦合强化等关键技术、工业示范情况及应用前景展望。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11)

  顾永正,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国能(北京)低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工作。近年主持或参加了20余项国家级、南宫28登录入口企业级重大科研项目,攻克了煤电CCUS、燃煤污染物深度脱除、重金属吸附等一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先后获能源电力行业级、集团级荣誉奖励31项;发表核心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近30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已获授权10项;制定标准9项。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国际公认的先进碳减排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世界最大煤基能源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必须深耕的创新领域。报告以国电电力牵头组建的国家CCUS研发中心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万吨级煤电CCUS、万吨级CO 2矿化利用、10万吨级煤化工CCS等煤基能源CCUS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以及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和千万吨级CCUS产业集群规划布局。

洁净煤“碳”索(十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典型燃煤行业降碳与质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学术沙龙(图12)

  李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课题组长,入选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计划。担任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以及山西省化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等职务,主要从事CO2捕集及转化、减污降碳以及高端化学品合成方向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50余项,完成了多项技术中试与示范。在 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The Innovation、Chem.Eng.J.、Util. 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3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定标准10余项,获得了国际XPRIZE Carbon Removal中国预热赛TOP10、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以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在“双碳”背景下,开展CO 2捕集转化及协同减污降碳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微观层面上探究了吸附/催化材料组成与表界面的构效关系,先后研发了系列CO 2吸附剂以及CO 2转化催化剂,深入探究了吸附/催化材料的活性位点,形成了吸附剂/催化剂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同时开发了CO 2吸附以及催化转化过程中气-液-固高效传热、传质设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多项CO 2捕集转化及协同减污降碳技术中试、示范及应用,为低能耗CO 2捕集转化及减污降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致力于传播美丽化学,为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学家、企业家提供一个线上线下办会、工作交流、直播展示的舞台。直播渠道包括化学加视频号、化学加抖音号、化学加B站号等,已经直播400多场。得力于化学加平台十年来过百万专业人气用户的沉淀,化学加平台每场直播的平均近万人次观看,众多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科学家,及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都曾在化学加平台直播分享过报告。关注化学,关注加!化学加,加您更精彩!直播合作、申请加入交流群请联系:(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萌娃看到天上飞过的鸟,甜甜的告诉妈妈自己也可以飞,要去追它们,网友:孩子的言语总是充满童真又很可爱

  宝妈用视频记录下孩子的成长,镜头也是爱意传达的一种很好方式,网友:这发量,我羡慕了啊

  童言无忌的搞笑时刻,“我下辈子还要当他的爸爸”,网友:真是好一个倒反天罡

  OPPO全家桶突然官宣:Find X8 Ultra/X8s系列,4月10日发布

  iPhone17 Air再次被确认:部分参数对标标准版,配置却有惊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