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认为,要实现长期深度脱碳或碳中和目标,各个领域仍需要有突破性技术支撑:除需要进一步提高对需求侧管理和能效技术、
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热利用技术的关注外,还需要特别关注当前虽然尚不成熟但对深度脱碳可发挥关键作用的战略性技术。报告指出,大规模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网络技术、能源互联网等技术都将是减排的重要推手。
另外,报告强调,CCS技术和地球工程技术也是实现深度脱碳的重要备选技术,在深度减排目标下,CCS技术可用于化石能源发电和煤化工及石油化工领域,实现化石能源利用的深度脱碳,同时BECCS技术则能在利用生物质燃料发电的基础上,实现二氧化
李政告诉记者,针对CCS技术,全球多国已经做了诸多研究,这一技术不论从理论、方法还是工程技术方面都已基本成熟。“CCS技术本身包含三个环节,二氧化碳捕捉与运输方面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挑战主要是降低成本。同时,地质研究也在不断推动二氧化碳埋存技术发展,所以,南宫28登录入口CCS前景可期。预期到2030年,第一代CCS将投入产业化使用,并开始第二代CCS技术示范,2035年则有望将低能耗CCS技术投入使用。”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
中国水稻研究所日前公布了低碳稻作技术最新成果数据:浙江“低碳稻”亩均碳减排超20%
阿联酋将203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从原先设定的23.5%提高至31%推进实现‘2050年零排放战略倡议’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