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深度脱碳情景对CCUS的贡献评估
本报告预测性、适时性地对碳中和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碳中和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碳中和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碳中和产业相关企业及资本机构准确了解当前碳中和产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中国各行各业发展的热词。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大势所趋,减少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共识。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我国加快制定出台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措施,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强化科技支撑和财税金融支持,不断夯实统计核算、标准计量、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加大绿色低碳宣传教育力度。各大企业也纷纷提出自身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目标。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愿景和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在能效提升与能源绿色低碳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021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8.9%,提高4.1个百分点;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16.6%。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幅度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推进特高压工程建设,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将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升到20%左右。
碳中和排放路径即对于未来碳排放时间演变的基本预判,南宫28登录入口中国碳中和愿景下的排放路径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2020-2030年的达峰期、2030-2035年的平台期,2035-2050年的下降期和2050-2060年的中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