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部署新要求。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企业,中国银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深刻领会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不断激发担当力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内外兼修、守正创新、双向发力,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同时,加快推动实现自身运营绿色化、低碳化。
截至2024年底,总行大厦、中银香港大厦及境内一级分行办公大楼等39栋碳中和试点建筑通过权威机构的碳中和认证,自身运营碳中和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在国有大行中,抢先迈入绿色运营的首发阵容,也为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浓厚底色。
逐“绿”而上,努力抢占绿色转型先机。近年来,中国银行以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牵引,将绿色转型作为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管理层积极倡导绿色低碳运营理念,全面部署绿色运营、碳中和工作,并从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同步构建组织体系、工作体系、监督体系及考核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激励担当作为,加强监督考核,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着眼“双碳”目标,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注重实效、有序推广”的工作思路,研究确定39栋目标建筑作为碳中和试点对象,探索出“设备改造、绿电替代、兜底抵销”的商业银行碳中和之路。
全面辐射,丰富拓展绿色运营场景。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和会议,加强办公设备节能管理,鼓励开展纸张、文具和其他废旧物品循环利用。深化采购需求方案论证,强化绿色低碳管理目标和服务要求,优先采购列入政府节能环保采购名录的产品设备。参照政府有关标准和产品目录,推进数据中心集约化、高密化,有序实施新建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合理规划新建办公营业场所,践行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积极推进既有办公营业场所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创建绿色食堂,从采购、制作、用餐等各个环节,全面落实绿色管理要求。倡导员工通勤和公务活动低碳出行。
节约优先,全面开展节能降碳行动。贯彻“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指示精神,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各机构加大能源资源管理力度,制定实施各类节约行动方案,深挖节能降碳潜力。打造完善高效的绿色办公平台,改造升级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电梯运行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提高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比例,选用更为节水的用水器具,对电、气、油、水等能源资源实施数智化管理,有效推动碳排放源头减量。据统计,2024年全年,39栋碳中和试点建筑碳排放同比下降49.24%,电力消耗同比下降3.52%,热力消耗同比下降1.14%,汽油消耗同比下降13.32%,办公垃圾同比下降41.11%,厨余垃圾同比下降31.74%。
绿色驱动,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因地制宜开展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建设,注重盘活屋顶、车棚、玻璃幕墙和闲置空地等资源,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各机构根据属地绿色电力交易政策和市场规模,积极协调各大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推动实施绿色电力交易,持续加大绿色电力应用规模。充分发挥金融企业优势,探索其他新能源项目建设合作模式,拓宽绿色电力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渠道。
着眼“零排”,逐步扩大碳中和抵销途径。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及时跟进了解碳排放权交易配套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要求,统筹开展碳配额、CCER和其他碳信用产品等现货交易,在各级办公营业场所和各类大型活动中,采取各种降碳措施后,针对“暂时无法减的”和“临时需要增的”碳排放,采取兜底抵销策略,确保达到“净零”排放。鼓励各机构加强与各地林业、农业部门沟通合作,通过公益性捐赠和认种、认养、认领等模式,探索森林碳汇、农业碳汇等碳中和途径,进一步提升碳中和工作的含金量和认可度。
夯实根基,培育形成绿色低碳文化。培育绿色文化,深植绿色理念,倡导绿色行动,推动绿色低碳融入日常、形成自觉。各机构通过各种形式载体,组织喜闻乐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树立绿色低碳新风尚。在行内主要报刊开设绿色运营专栏,大力宣传各机构的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组织拍摄制作节能降耗专题宣传片,统一设计制作宣传展板,广泛宣传绿色低碳办公和生活。推选绿色运营工作专员,经常性督促员工节水、节电、节纸。激发共同参与绿色行动的积极性,开展“健步走”、知识竞赛、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倡导开展节粮行动、光盘行动,有效减少食物浪费,选择健康环保的餐饮方式。倡导“零废弃办公”,加强垃圾分类宣传,降低固体废弃物排放。有条件的机构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工程,举办植树造林活动,鼓励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
作为我国全球化、综合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顺应国内外绿色发展潮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始终在大局下思考,忠诚为大局服务,向“绿”笃行,务实有为,以更强烈的担当、南宫28更自觉的行动、更有力的举措,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