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经北京绿色交易所开展碳中和评价,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地理边界内种植林地产生的年度碳汇吸收量,大于地理边界内因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由此,2023年度班彦村地理边界内碳排放总量小于零,实现了碳中和,成为青海省首个碳中和达标“零碳乡村”。
2022年,拥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及众多荣誉的班彦村走上零碳乡村建设之路。从“贫困村”到“零碳乡村”,班彦村有哪些实践和经验?
“楼顶安装了光伏板,发的电用不完就存到村史馆旁边的储能装置,村里用上了绿电,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11月23日,班彦村村委书记仲关因保说起海东班彦全绿电低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时不住夸赞。南宫28官方网站
仲关因保所说的海东班彦全绿电低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历时两年攻坚建成的。
近年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依托脱贫攻坚期间班彦村建成的2兆瓦扶贫光伏电站,指导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在班彦村建设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小型生物质电厂、“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以及“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构建以台区为单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型微电网,打造具有“绿色、安全、智慧、融合”全时段电能绿色供应的新型电力系统,全力打造高原乡村绿色用能示范样板。
据介绍,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通过在班彦村建设0.4千伏侧并网的100千伏/200千瓦时用户侧储能装置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挖掘班彦村清洁能源潜力,协调可利用屋顶、空地、停车场等地,建设总容量约为114千瓦分布式光伏,通过建设20千瓦的小型沼气电厂就地消纳示范村畜牧粪污、秸秆资源,减少生态污染。此外,该公司还在当地建设了“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统筹充电桩建设,将光伏发电和钢结构景观型车棚完美融合,在发电的同时提升村容村貌,助力绿色出行。
全绿电低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于2022年2月开始建设,2023年12月3日投入运行。其中,低压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以及“源网荷储”微电网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运行平稳,小型生物质电厂将在项目二期建设完成。
“在班彦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进一步落实‘双碳’目标,加快农村能源绿色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次生动实践。项目建成后,将每年为班彦村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吨。项目全过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乡村’建设典型经验。”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总经理方保民说。
11月27日,记者走进班彦村,就被家家户户屋顶上的光伏板吸引。蓝色的光伏板为冬日里的村庄增添了一抹色彩。
“可别小看这个光伏板,班彦村日照充足,村民屋顶上和村东侧山坡的空地上都铺了光伏板。这一片片光伏板是村里引进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能为每户增收2500元,收益可持续20年。”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发展部副主任段成斌介绍。
走到村庄一路之隔的班彦生态农庄,5栋整齐的温室大棚进入记者视线。“棚里干活的都是村民,一个人一天80元,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大棚种植负责人巴桑说,圣女果采摘后,他在大棚里种植了小油菜和萝卜,长势喜人。
生态农庄是班彦新村的乡村振兴旅游项目,于2020年夏季开放迎客。除了种植蔬菜,生态农庄里还有丛林探险、研学基地、采摘园区、烧烤营地等项目,集休闲观光、采摘、青少年科普于一体。当下,海东供电公司正全力服务班彦村旅游产业发展,该公司投资24万元,实施生态农庄10千伏用电工程,新增10千伏线台,为生态农庄游乐项目提供充足电力。
班彦新村搭上了生态旅游快车,如今,村民纷纷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赛纳人家农家院的负责人叶拉木花一家也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增收。“2022年年初,农家院改造升级,规模从6桌扩大到了10桌,厨房改造成了全电厨房,干净又方便,生意非常好。”叶拉木花介绍,赛纳人家农家院从2020年正式开业以来,借着班彦村发展的“东风”,生意越来越好,2023年净收入12万元左右。南宫28官方网站
增收门路多了,村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如今,这些乡村振兴项目持续发展壮大,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供电公司还帮我们修建了光储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村民们用上了供电公司免费安装的电热炕,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吕有贤高兴地说。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在李发云看来,“零碳小镇”建设为班彦村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零碳乡村建设让班彦新村日日展新颜,2023年,班彦村村集体收入达69.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413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56万元。该村还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