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是黑土青山,肩上是绿水蓝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审计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审计力量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用数据丈量生态脉搏,以脚步守护山河底色。近年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扎实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山水无声,审计有痕,让我们聚焦审计工作背后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共同书写这份守护篇章。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山脉、大沙漠等多种自然景观,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主体功能区定位,注重从重大政策措施、重大风险隐患、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薄弱环节中找准切入口,向揭示重大政策贯彻落实的堵点难点和反映重大项目绩效以及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发力,始终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积极开展相关审计工作,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努力在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展现审计担当作为。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打好“整体战”和“协同战”的总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实施了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审计中,重点关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运行堵点,组织浙江大学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研究院专家、地方政府分管领导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召开专题研讨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探索建立相邻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三个盟市间大气治理生态补偿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发挥联防联治作用;关注重点治理区域大气排放突出问题,保障焦化产业重组升级、大气污染防治“一企一策”综合治理等政策落实落地;关注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矿区火点治理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保障财政资金发挥应有效益。
通过审计整改,推动鄂尔多斯市政府出台《鄂托克旗环乌海周边区域矿产资源整合退出工作实施方案》,阿拉善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和鄂托克旗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促进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X”政策体系;推动乌海市加快矿区煤层、排土场等火点治理工作进度,助力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2.37平方公里,完成总工程量的98%。审计有力促进了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是督促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一项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牵头组织实施了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3个市主要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审计中,关注被审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治理、“三北”工程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黄河重点生态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清洁取暖工程等生态环保重点工程推进情况,推动资源环境领域11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发挥专项资金应有效益;关注草原补奖政策、草畜平衡制度落实、草原征占用,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开展等情况;关注各地区是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通过审计整改,有效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防沙治沙项目建设及验收进度,督促被审计地区对违规开垦林草地行为进行查处,封停了违规建设的机电井,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有力促进领导干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履行经济责任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力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医疗废物的科学处置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强化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组织实施了呼和浩特等6个市医疗废物处置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审计中,关注各级卫生和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医疗废物监管体系是否存在漏洞,是否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执法行动,是否存在执法不严、处罚标准不当等问题;关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过程各类不规范现象,南宫28登录入口是否对从事医疗废物工作的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关注是否规范处置危险化学品医疗废液,规范管理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关注医疗废物项目建设和医疗废物处置企业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及时有效地处置医疗废物。
通过审计整改,促进呼和浩特等6个市全面落实医疗机构废物管理责任,出台《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建立鄂尔多斯市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意见》《赤峰市医疗废物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40余项,5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出台制度、开展培训、强化约束等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筑牢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