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碳中和是干什么的?节能减排的背后是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3-30 点击数: 

  

碳中和是干什么的?节能减排的背后是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煤造就了英国,石油造就了美国。那么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就是我们中国的崛起。你相信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碳中和正在悄然展开。对中国来说,如果能利用这次能源转型,中国未来可能成为能源大国。为了这一刻,中国已经用了15年的时间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布局。

  随着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概念的引入,2020年将出现一种新能源,它就是“碳中和”。“碳中和”理念是中国在建设现代化强国道路上作出的积极战略布局,我国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也是中国崛起路上作出的庄严宣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目标的难度。要知道,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达到了碳排放的峰值。如果他们想实现碳中和,他们可以努力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但是,对于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我们只有30年的时间,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毅然决然地定下这样的目标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中和”是正负平衡。理论上,碳中和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实现相对零排放。说白了,自己破坏的大气环境,是要自己修复的。要实现碳中和,必须首先实现。碳达峰,即碳排放量在某一时刻停止增长并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进入持续下降阶段,最终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机遇。不仅仅是一个节能减排的概念。事实上,它堪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说,这是世界新一轮的能源革命。这是一个可以决定各种文明兴衰的转折点。

  虽然这次会议让各国争吵不休,但升温问题却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科学家还表示,如果气温继续升高,格陵兰岛等地的冰盖将会融化。一旦冰盖融化,整个海平面都会上升,很多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世界各国达成共识,未来必须减少碳排放,才能稳定升温。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碳中和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推动。截至202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或组织明确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不过,有意思的是,这30多个国家,除了中国以外,绝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寥寥无几。

  我国之所以能够积极响应碳中和的号召,是因为中国有信心和远见。中国新能源研发起步不晚。早在2007年,我国就开始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经过十年深耕细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企业,如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太阳能光伏龙头隆基股份、风电龙头金风科技等。他们在新能源领域耕耘了十多年典范。

  此外,虽然我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但在碳中和的落实上,中国从来不输于任何发达国家。碳中和无非就是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在植树造林方面,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专家们要知道,中国的植被面积仅占世界的6.6%,但全球植被面积净增长的25%来自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甚至消灭了总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这样的成绩为我们的碳中和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有着深远的布局。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有潜力成为世界绿色科技超级大国。

  大家都知道,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在人口众多的加持下,能源确实算不上丰富。现在中国70%以上的石油需要进口,40%以上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采购。今天的石油直接与美元挂钩,这无疑让我们的工业化只能与美国的化石能源体系挂钩才能生存。这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危机。中国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就必须依靠新能源。在领域寻求突破,南宫28官网碳中和的出现让中国看到了中国自主能源体系的希望,新能源的发展迫在眉睫。

  当美国还在想着怎么用石油美元割别人的韭菜的时候,我国已经开始想着怎么启动新能源化了。因此,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大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当中国宣布这一消息时,美国开始恐慌。美国知道,一旦中国加入欧亚大陆,很可能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如果欧亚大陆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许多产业将被整合。等到那时,他的结局只能是孤立无援。此时,美国处境艰难。如果他不加入碳中和,他将违背世界的意愿,将被排除在团体之外;如果他加入碳中和,他的石油美元就会被削弱,两害相权取其轻。被逼无奈的美国,在数次退出后,将在2021年重返谈判桌。

  过去,美国可以靠石油美元胁迫其他国家的石油称霸,但未来新能源的赛道,说了算的可不止他一个。中华民族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国在技术升级的浪潮中更加坚定。在这场新旧能源交替的博弈中,巨龙中国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腾飞,为世界带来新纪元。奇迹和希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