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NG28(中国官网)-做可持续的未来网站

关闭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聚焦青岛高新区:逐“绿”前行 聚链成“新”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3-28 点击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聚焦青岛高新区:逐“绿”前行 聚链成“新”

  近日,山东省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提出山东省将主攻新质生产力培育、全面绿色转型。南宫28近年来,青岛高新区始终坚持构建“1+2+1”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动摇,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企业绿色发展,激发产业向“新”向“绿”生机,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我们的快充终端单枪最大输出功率240KW,超充终端单枪最大输出功率600KW,理想状态下可实现1秒钟1公里,全面提升了客户的充电体验。”据青岛华烁高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烁高科”)运营总工程师张心介绍。该产品支持液冷/风冷充电终端,预留叠光叠储接入,全面覆盖各类车型。

  专注于新能源产品供应,华烁高科在智能物联网、互联网、微电网技术等方面进行持续研发,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目前已推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电动自行车充换电、数字能源、智能电网等系列产品。

  同样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专注工业级无线充电设备研发制造的青岛鲁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渝能源”),正聚焦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场景的新能源车辆领域开展技术突破。

  “通过无线充电站点的战略部署,可实现车辆在行进或短暂停留期间的自动充电。”鲁渝能源创始人李聃表示。无线充电无需精准对接、无人工插拔,可大幅提升车辆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结合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保障充电安全可靠,持续推动无人运输自主性及经济效益。

  立足风电后市场这一细分领域,青岛百恒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风电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经过多年发展,该企业主营业务已经涵盖自主研发新产品、技术改造服务、OEM配套业务等七大类,产品已经销往中国大唐、中国华电等30余家大中型风电企业。

  除了在应用端布局,华烁高科还积极推动业务向上游延伸,将行业领先的电力电子技术与能量储存、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设计推广了数字化智慧光储系统。

  “当前我们主推的是工商业级智慧光储系统和家庭级智慧光储系统。”张心介绍说。工商业级智慧光储系统利用园区闲置屋顶进行光伏发电,在满足自用的同时,园区还可申请并网进行短期电力交易,实现园区能源系统经济效益最大化。家庭级智慧光储系统则白天利用光伏发电供家庭白天用电,晚上储能系统放电可供夜间用电;在低耗电时间内,光储系统能根据策略对电池组充电,将电能储存到储能系统备用,实现光伏能源的家庭存储与利用。

  推进产业集聚,需要上下游协同发力。主控系统是风电产业中的关键一环,但国内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2020年8月,道莅智远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莅智远”)创始人隋振利在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控制系统的研发。

  经过不断尝试,2021年10月,道莅智远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控系统的风电机组样机成功并入国家电网。“自主智能控制系统是我们的核心产品,堪称风电机组的‘大脑’,承担着调节机组运行状态、提高发电效率和保障设备安全的多重任务。”隋振利说。在道莅智远研发的“云边端”一体化自主智能控制系统中,主控硬件被安装在风电机组内部,监控平台则位于云端,监控人员在场站的数字化平台上即可掌握每台风机的运行情况。目前,道莅智远已和多家头部能源企业与头部风电主机厂家展开战略及业务合作,并尝试将风电控制的核心技术运用到煤炭、石化等更广泛的领域。

  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绿色融合,青岛高新区不断引导企业向“绿”向“新”发展。

  近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的工作人员前往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对企业生产线绿色化改造,垃圾分类储存、回收等环节进行进一步规范引导。2024年,该企业在青岛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的帮助下完成生产系统生态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流程等,成功获评山东省首批“无废工厂”。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副部长石长宏表示,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精确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投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的产生,“漆渣年产生量从15.794吨减少至4.063吨。”此外,企业还通过安装危险废物智能终端设施,实现了危废的信息化管理、可追溯性和全流程监管。

  青岛高新区还积极开展“无废园区”建设,将辖区部分产业园区、汽修行业原本“各自为战”的产废主体的危废转运需求进行统一整合,创新性地采用“拼团”式打包处置,不仅提高了小微企业危废转移频次,也大大减少了企业危废处置费用。

  据介绍,接下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发挥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园区、南宫28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优势,加快引进研发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绿色融合,推动先进技术落地产业化,为青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