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準,通過創新驅動和綠色轉型紮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中國政府進一步釋放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信號。在開放與合作的道路上,中國正加快步伐,攜手世界各國共迎綠色發展新機遇,為構建更加可持續的未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舉措中,“創新驅動”“綠色轉型”等關鍵詞勾勒出高品質發展的清晰藍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高品質發展與創新驅動方面著墨頗多。”嘉吉中國區總裁管慧麗表示,“尤其在綠色經濟、智慧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政策支援力度進一步加大”。
香港中電控股有限公司策略、可持續發展及管治總裁司馬志認為,中國政府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明確方向,也為綠色能源轉型進程按下“加速鍵”,為全球能源行業創造了廣闊機遇。
在美國喬治城大學科學、技術與國際事務項目主任喬安娜劉易斯看來,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努力是其長期戰略的一部分,涵蓋了政策制定、技術創新及産業能力建設,助力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領先優勢。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中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已達到12.5億千瓦,提前6年完成了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這一成就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全球綠色能源發展中的領先地位。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聯主席、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立表示,近年來,中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執行,不僅明確了能源結構調整、産業升級轉型、生態碳匯提升等關鍵方向,也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碳排放的有效降低。
“綠色轉型初期需要加大投入,但長期來看,綠色低碳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全國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漢根表示,減碳不僅不是企業發展的負擔,反而將催生出新的市場需求,優化工藝流程,在市場規模擴大後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中國在推動自身綠色發展的同時,也在積極深化國際合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新加坡《海峽時報》援引諮詢公司專業人士的分析報道説,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融資措施力度空前,為市場注入了強勁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近年來,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産品為代表的“新三樣”成為中國出口新名片。這“三樣”結合起來,有效地相互聯手、相互協同,一起“出海”,不僅能對中國産業予以支撐,還能有效加快能源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新興能源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孫東生表示,未來5年是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培育未來産業的戰略機遇期,建議加強與國際主要經濟體和友好國家人工智慧領域的合作,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系,加大國際人才技術合作力度,積極參與市場規則、監管治理框架制定,搭建共用平臺,創造多方共贏的“人工智慧+”全球發展新格局。
“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國際合作的推進器。”塞爾維亞工商會主席馬克查代日表示,2024年,中國在新技術、數字化、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領域的卓越表現,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領軍者。
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奇瑞汽車與西班牙埃布羅的合資項目被作為“國際合作典範”提及。2024年,兩家公司合資生産出新型電動汽車。這項合作成功結合了奇瑞的技術特長和埃布羅的品牌優勢,在充分利用原有設施、投入相對較少的前提下,使埃布羅這一廣受當地民眾喜愛的品牌重現生機,也為當地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發佈的《國際發展合作的中國實踐》報告顯示,綠色低碳“小而美”項目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方向,在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美國《時代》週刊分析稱,中國正積極推動其他國家採用綠色能源,調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更加關注清潔能源和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發展中國家的綠色轉型。
通用技術集團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安全環保品質經理鄭啟超表示,中國在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為海外工程項目提供了重要支援。“例如,核心設備氣體絕緣開關模組化預製技術在國內已十分成熟,但在國外變電站項目的應用仍較少。通過我們的項目經驗,這一技術被成功引入突尼西亞,助力當地能源基礎設施升級。”
全球綠色發展在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在查代日看來,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的主旋律,國際貿易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然而,美國的一連串關稅戰、貿易戰等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嚴重威脅著全球多邊貿易體系。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評論稱,相較于美國特朗普政府再度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大幅削減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工作人員,中國宣佈了一系列改善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計劃,向外界傳遞出了積極信號。
對企業而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爭端與貿易壁壘增多,全球貿易環境越來越充滿不確定性。對此,中國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全球市場佈局,增強自身競爭力。全國人大代表、有研半導體硅材料股份公司總經理、積體電路關鍵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果虎表示,公司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實現半導體材料技術與積體電路工藝同步升級迭代,為積體電路産業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材料保障,助力國家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也表示,未來該公司將繼續聚焦主業,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進産品創新與迭代,用更有競爭力的産品不斷開拓海外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也成為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路徑。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張水波表示,當前全球經貿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通過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將助力國內優勢産業開拓海外市場,實現互惠共贏的國際合作。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南宫28娱乐平台風險自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